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相适应的市场监管新机制。会议指出,加强信用监管是基础,是健全市场体系的关键,可以有效提升监管效能、维护公平竞争、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这是继今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信用监管再次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信用监管背景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进展几何?日前国新办举行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设情况吹风会给出了答案。
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初步建立
国务院印发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基本建成,信用监管体制基本健全。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说,征信系统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是一个基础性的制度安排,通过信息共享促使社会成员,包括各类经济主体能够诚实守信。
据悉,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运行和维护的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成为世界上收录人数最多、数据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征信系统。目前该系统累计收录9.9亿自然人、2591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有关信息,个人和企业信用报告日均查询量分别达550万次和30万次。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征信业从无到有,从封闭到开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初步建立,征信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信用环境显著改善,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怎么样发挥征信作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牵头单位、成员单位做了积极的探索,总体效果很不错。”万存知说,最近几年鼓励各个方面在开展民事交易、商业合作过程中尽可能使用征信产品、征信服务,同时在政府部门履职过程中也可以使用相关征信服务实施信用惩戒。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未来人民银行将坚持征信业市场化发展方向,发挥“政府+市场”双轮驱动优势,充分调动市场各方的积极性,合理平衡发展、创新与规制的关系,全力推动我国征信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征信系统可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难题
“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热点话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难?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 朱鹤新表示,征信系统通过广泛的信息共享,可有效缓解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难题。
据介绍,除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外,目前我国市场化征信机构还有1家个人征信机构,132家企业征信机构和97家信用评级机构,共同构成了“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征信市场格局。
“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目前纳入了1370万户小微企业,占其全部建档企业的53%,其中有371万户小微企业获得信贷支持,贷款余额33万亿元。”朱鹤新表示,部分企业征信机构也在积极探索利用替代数据解决信息不对称,帮助银行多维度判断小微企业信用状况。
朱鹤新举例说,苏州一家企业征信机构通过采集当地政府部门、公用事业单位掌握的企业信息,形成基于公共部门信息的小微企业信用报告及评分,通过与当地95家金融机构合作,帮助8600多家企业获得融资服务超过5千亿,其中1900家小微企业为首次获得贷款,近1200家为信用贷款。
个人信息保护成征信监管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部分国际互联网和征信业巨头相继爆发大规模个人信息泄漏事件,在全球引起了轩然大波。如何在数据搜集、处理和使用的过程中加强对信息主体的保护?
朱鹤新说,人民银行高度重视个人信息保护工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监管组合拳,筑牢征信信息安全防线。一是提高对征信信息安全工作的认识;二是从业务、技术和管理上明确征信信息保护的监管职责;三是增强征信系统的技术防范措施,从技术上杜绝违规查询征信信息等问题;四是组织开展征信乱象专项治理,严厉打击恶意竞争、倒卖征信数据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五是畅通征信维权渠道,为信息主体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便利;六是加大征信宣传教育力度,帮助公众增强征信信息安全意识,减少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
朱鹤新指出,完善征信管理制度体系,切实维护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市场主体应严格按照法规制度和监管要求开展业务活动,切实维护信息主体的同意权、知情权、异议权、更正权、投诉权、诉讼权等合法权益。同时,应严厉打击侵犯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行为,对违法采集、查询和使用个人信息征信行为采取行政处罚,通过下发整改意见书、约谈、通报、暂停查询权限等监管措施,加大惩处力度,形成有效震慑。
朱鹤新同时表示,要持续加大征信宣传教育力度,引导社会观众关注自身信用记录,懂得利用各种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