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韩家平30日出席川南经济区信用联盟成立暨信用典型案例发布大会时表示,信用是治理之基,也是发展之源。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实施5年多来,我国社会信用建设在很多基础领域和重要环节取得巨大成就。“但主要是在公共信用领域,尤其是在信用治理领域。今年在济南举行的2019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突出强调信易贷,最近一次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信易贷将列入地方信用建设考核指标,信易贷的本质是利用已经建成的信用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韩家平认为,以2019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为标志,我国社会信用建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即信用建设将从治理之基,走向发展之源。
信用是治理之基。韩家平表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指出,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的经济社会治理手段。它以法律、法规、标准和契约为依据,以健全覆盖社会成员的信用记录和信用基础设施网络为基础,以信用信息合规应用和信用服务体系为支撑,以树立诚信文化理念、弘扬诚信传统美德为内在要求,以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为奖惩机制,目的是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今年7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
“从本质上来讲,在数字经济时代,信用监管是我国政府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和信用管理的思维和方法进行的监管创新,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尽管还有法治建设滞后等相关问题有待解决,但大的方面应予肯定,对此我们应该有制度自信。”韩家平说。
信用也是发展之源。韩家平表示,信用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交往、经济交易产生了信用,信用降低了社会信任成本,提高了经济社会运行效率,扩大了社会交往和经济规模,从而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惠及每一位社会成员,真正实现了信用让生活更美好,完全符合解决我们社会基本矛盾的要求,也完全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新要求——“巩固、增强、提升、畅通”。
日前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中国的排名由去年的第46位上升至第31位,连续第二年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经济体排名前十。韩家平表示,这是对前一段时期中国密集出台对外开放政策,加大优化营商环境力度,改善政府服务质量所给予的充分肯定和认同,“从世界银行给出的10项指标来看,我们有8项指标(执行合同、获得电力、开办企业、保护少数投资者、办理施工许可证、办理破产、跨境贸易和纳税)都取得了进步,但有两项很重要的指标——获得信贷和登记财产,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政府在打通中小企业融资的‘最后一公里’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政策的效果还未充分显现。在这方面,信用体系建设可以大有作为。营商环境与信用体系建设也有密切的关系,我们也应当继续改进,逐项落实,争取明年更上一层楼。”韩家平说。
韩家平表示,希望川南区域信用合作联盟能够发挥4市之间地缘相近、人员相亲、社会交融、经济互补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信用建设合作,在信用治理和信用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发力,建立起信用合作工作机制,推动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标准互认和监管互助,充分释放信用红利,为跨区域经济合作和社会治理创造出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为川南经济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